該患兒應采取腸道隔離至( )。
A、臨床癥狀消失后
B、臨床癥狀消失后3天
C、臨床癥狀消失后1周
D、大便培養陰性
E、臨床癥狀消失后2周
下列哪種情況下護士可告知傷寒患者解除隔離()
A、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連續3次陰性
B、臨床癥狀消失
C、臨床癥狀消失,每隔2天送糞便培養2次陰性
D、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常規檢查陰性
E、臨床癥狀消失,每隔5天送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
對細菌性痢疾患者進行消化道隔離的時間是
A、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1次陰性
B、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2次陰性
C、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3次陰性
D、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4次陰性
E、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5次陰性
A.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
B.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隔日培養1次,連續2次陰性
C.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1次陰性
D.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3d,糞便隔日培養1次,連續3次陰性
E.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
傳染病的病程包括()
A、傳染期、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恢復期
B、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恢復期
C、潛伏期、病原攜帶期、臨床癥狀期、恢復期
D、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恢復期、復發期
E、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治療期、恢復期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隔離期是()。
A、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
B、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隔日培養一次,連續2次陰性
C、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糞便培養1次陰性
D、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3天,糞便隔日培養1次,連續3次陰性
E、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
A、臨床癥狀;血沉;血凝指標
B、臨床評估;D-二聚體;醫學影像證據
C、臨床癥狀;DAPT評分;血凝指標
D、臨床癥狀;體征;血凝指標
E、臨床癥狀;體征;血沉
骨關節先天畸形的描述,正確的是()
A、范圍大,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不需治療
B、范圍小,不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需治療
C、范圍小,不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不需治療
D、范圍小,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不需治療
E、范圍可局限,但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需治療
A范圍大,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不需治療
B范圍小,不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需治療
C范圍小,不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不需治療
D范圍小,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但不需治療
E范圍可局限,但引起臨床癥狀或功能障礙,需治療
偏頭痛患者rCBF顯像常表現為()。
A、發病時局部腦血流量增加,臨床癥狀消失后又可恢復正常
B、發病時及臨床癥狀消失后局部腦血流量均增加
C、發病時局部腦血流量減低,臨床癥狀消失后增加
D、發病時局部腦血流量減低,臨床癥狀消失后正常
E、發病時及臨床癥狀消失后局部腦血流量均減低
治療支氣管肺炎抗生素應持續用至()。
A.體溫正常后2~3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2天
B.體溫正常后5~7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3天
C.體溫正常后5~7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4天
D.體溫正常后7~10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5天
E.體溫正常后7~10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1周
潛伏感染是指
A.潛伏期長的感染
B.不出現臨床癥狀的感染
C.病毒基因在體內持續復制,臨床癥狀時好時壞
D.病毒基因在體內持續存在,被激活后復制引起臨床癥狀
E.不出現臨床癥狀,但時常從體內排出病毒
帶菌者是指
A、體內攜帶有細菌但不產生臨床癥狀的健康
B、體內攜帶有細菌且產生臨床癥狀的病人
C、體內攜帶有致病菌但不產生臨床癥狀的人
D、體內攜帶有致病菌且產生臨床癥狀的病人
E、體內攜帶有致病菌
帶菌者是指()
A、體內攜帶有細菌但不產生臨床癥狀的健康人
E、以上都不是
肺動脈口狹窄手術適應證
A、有明顯臨床癥狀,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與肺動脈壓差>50mmHg
B、有明顯臨床癥狀,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與肺動脈壓差>40mmHg
C、有明顯臨床癥狀,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與肺動脈壓差>60mmHg
D、有明顯臨床癥狀,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與肺動脈壓差>50mmHg
E、有明顯臨床癥狀,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與肺動脈壓差>60mmHg